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实践 全权 9787121377648 电子工业出版社直发
- 产品名称: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实...
- 书名: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实践
- 作者:全权
- 定价:78.00元
- 书名: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实践
- 是否是套装:否
- 出版社名称: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书分为实验平台和实验任务两大部分,其中实验平台依托为本书特别设计的RflySim平台。RflySim平台利用目前的先进开发理念“基于模型开发(Model-Based Design)”流程,将多旋翼飞行器、Pixhawk自驾仪,以及MATLAB+Simulink编程语言紧密在一起。实验任务共包括循序渐进的8个实验:动力系统设计、动态建模、传感器标定、滤波器设计、姿态控制器设计、定点位置控制器设计、半自主控制模式设计及失效保护逻辑设计,完成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实践。本书适合对无人机特别是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控制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把本书部分实验作为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
目录
第1章 课程介绍 1
1.1 什么是多旋翼飞行器.2
1.1.1 常见飞行器分类. 2
1.1.2 无人驾驶飞机和航空模型飞机3
1.2 为什么选择多旋翼飞行器. 4
1.3 本书内容. 5
1.3.1 实验平台. 6
1.3.2 实验课程. 6
1.3.3 主要特色. 9
1.4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覆盖介绍..10
第2 章实验平台配置. 12
2.1 实验平台总体介绍. 13
2.1.1 硬件平台13
2.1.2 软件平台14
2.1.3 软件/硬件关系. 15
2.2 软件包安装方法. 16
2.2.1 安装步骤16
2.2.2 高级设置18
2.2.3 安装完成效果20
2.2.4 软件简要介绍23
2.3 硬件平台配置.25
2.3.1 遥控器配置25
2.3.2 Pixhawk 自驾仪系统配置32
2.3.3 机架和动力系统配置.. 33
第3 章实验平台使用35
3.1 实验平台总体介绍. 36
3.1.1 实验平台组成36
3.1.2 实验平台优势39
3.2 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平台39
3.2.1 控制器. 40
3.2.2 多旋翼模型42
3.2.3 FlightGear 接口. 45
3.3 PSP 工具箱46
3.3.1 Simulink Pixhawk Target Blocks 模块库介绍48
3.3.2 工具箱中各模块的使用. 50
3.3.3 Simulink 配置实现PSP 工具箱自动代码生成.57
3.4 Pixhawk 硬件系统60
3.4.1 硬件系统组成与连线. 60
3.4.2 遥控器基本操作方法. 61
3.4.3 地面站下载固件方法. 62
3.4.4 Pixhawk 自驾仪半物理仿真模式设置.63
3.4.5 遥控器配置与校准.64
3.4.6 飞行模式设置. 65
3.5 硬件在环仿真器. 66
3.5.1 CopterSim 66
3.5.2 3D Display 68
3.5.3 硬件在环飞行测试..69
第4 章实验流程70
4.1 实验流程总体介绍. 71
4.2 控制LED 灯实验操作具体流程73
4.2.1 LED 灯实验目标. 73
4.2.2 设计LED 灯控制模型.73
4.2.3 控制器代码生成与固件下载. 75
4.2.4 实验效果79
4.3 姿态控制实验操作具体流程. 79
4.3.1 基于Simulink 的算法设计与仿真阶段.80
4.3.2 代码生成与配置阶段. 83
4.3.3 硬件在环仿真阶段.84
4.3.4 实际飞行实验阶段与结果对比. 86
第5 章动力系统实验. 90
5.1 动力系统之实验原理91
5.1.1 动力系统91
5.1.2 旋翼和机架半径.99
5.1.3 动力系统建模..100
5.2 动力系统之基础实验. 103
5.2.1 实验目标. 103
5.2.2 配置步骤. 104
5.2.3 注意事项. 110
5.3 动力系统之分析实验. 112
5.3.1 实验目标. 112
5.3.2 计算步骤. 112
5.3.3 分析步骤. 115
5.4 动力系统之设计实验. 118
5.4.1 实验目标. 118
5.4.2 实验步骤. 119
5.4.3 注意事项. 125
5.5 小结.. 125
第6 章动态建模实验. 127
6.1 实验原理. 128
6.1.1 坐标系. 128
6.1.2 姿态表示. 129
6.1.3 多旋翼飞行控制刚体模型138
6.1.4 控制效率模型.141
6.1.5 动力单模型.143
6.1.6 空气动力学模型144
6.2 动态建模之基础实验. 145
6.2.1 实验目标. 145
6.2.2 实验步骤.. 145
6.3 动态建模之分析实验. 150
6.3.1 实验目标. 150
6.3.2 实验步骤. 150
6.4 动态建模之设计实验. 154
6.4.1 实验目标. 154
6.4.2 实验设计. 155
6.4.3 实验步骤. 156
6.4.4 注意事项. 163
6.5 小结.165
第7 章传感器标定实验..166
7.1 传感器标定之实验原理. 167
7.1.1 三轴加速度计.167
7.1.2 三轴磁力计. 168
7.2 传感器标定之基础实验. 169
7.2.1 实验目标. 169
7.2.2 实验步骤. 169
7.3 传感器标定之分析实验. 176
7.3.1 实验目标. 176
7.3.2 实验分析. 177
7.3.3 实验步骤. 177
7.4 传感器标定之设计实验. 178
7.4.1 实验目标. 178
7.4.2 实验步骤. 179
7.5 小结183
第8 章滤波器设计实验.184
8.1 滤波器设计之实验原理. 185
8.1.1 测量原理. 185
8.1.2 线性互补滤波器185
8.1.3 卡尔曼滤波器.187
8.1.4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189
8.2 滤波器设计之基础实验. 191
8.2.1 实验目标. 191
8.2.2 实验步骤. 192
8.2.3 注意事项.. 195
8.3 滤波器设计之分析实验. 195
8.3.1 实验目标. 195
8.3.2 实验分析. 195
8.4 滤波器设计之设计实验. 197
8.4.1 实验目标. 197
8.4.2 实验设计. 197
8.4.3 实验步骤. 201
8.5 小结.204
第9 章姿态控制器设计实验.. 205
9.1 姿态控制器设计之实验原理206
9.1.1 姿态控制. 206
9.1.2 控制分配在自驾仪中的实现208
9.2 姿态控制器设计之基础实验209
9.2.1 实验目标. 209
9.2.2 实验步骤. 210
9.3 姿态控制器设计之分析实验220
9.3.1 实验目标. 220
9.3.2 实验步骤220
9.4 姿态控制器设计之设计实验224
9.4.1 实验目标. 224
9.4.2 实验设计. 224
9.4.3 仿真实验步骤.229
9.4.4 实飞实验步骤.230
9.5 小结. 235
第10 章定点位置控制器设计实验. 236
10.1 定点位置控制器设计之实验原理237
10.1.1 基础实验237
10.1.2 传统PID 控制器. 238
10.1.3 开源自驾仪中的PID 控制器. 239
10.1.4 加饱和的PID 控制器. 240
10.2 定点位置控制器设计之基础实验242
10.2.1 实验目标242
10.2.2 实验步骤243
10.3 定点位置控制器设计之分析实验249
10.3.1 实验目标249
10.3.2 实验步骤249
10.3.3 注意事项. 252
10.4 定点位置控制器设计之设计实验253
10.4.1 实验目标253
10.4.2 实验设计253
10.4.3 仿真实验步骤.258
10.4.4 实飞实验步骤.259
10.5 小结. 261
第11 章半自主控制模式设计实验.262
11.1 半自主控制模式设计之实验原理263
11.1.1 半自主控制.263
11.1.2 遥控264
11.1.3 自动控制265
11.1.4 遥控与自动控制间的切换逻辑. 267
11.2 半自主控制模式设计之基础实验268
11.2.1 实验目标268
11.2.2 实验步骤.269
11.3 半自主控制模式设计之分析实验273
11.3.1 实验目标273
11.3.2 实验分析274
11.3.3 实验步骤275
11.4 半自主控制模式设计之设计实验281
11.4.1 实验目标281
11.4.2 实验设计281
11.4.3 仿真实验步骤.285
11.4.4 实飞实验步骤.288
11.5 小结. 290
第12 章失效保护逻辑设计实验.. 291
12.1 失效保护逻辑设计之实验原理.292
12.1.1 安全问题292
12.1.2 失效保护建议.294
12.1.3 半自主自驾仪安全逻辑设计. 295
12.2 失效保护逻辑设计之基础实验.302
12.2.1 实验目标302
12.2.2 实验步骤. 302
12.3 失效保护逻辑设计之分析实验.307
12.3.1 实验目标307
12.3.2 实验分析308
12.3.3 实验步骤308
12.3.4 注意事项311
12.4 失效保护逻辑设计之设计实验.311
12.4.1 实验目标311
12.4.2 实验设计312
12.4.3 仿真实验步骤.315
12.4.4 实飞实验步骤.316
12.5 小结. 318
参考文献. 319
附录A RflySim 平台高级功能介绍320
A.1 RlySim 平台高级功能的获取方法320
A.2 自定义多旋翼仿真模型321
A.3 设定仿真的多旋翼的初始状态. 323
A.4 基于UE4 的三维视景介绍. 323
A.5 基于UE4 开发三维场景324
A.6 其他类型多旋翼的硬件在环仿真. 326
A.7 其他机型的硬件在环仿真328
A.8 多机集群仿真330
A.9 仿真模式设置331
A.10 多计算机分布式仿真.332
A.11 多机集群的Simulink 控制. 333
A.12 基于视觉的控制接口.334
附录B 教师如何利用此书. 336
B.1 修改动力系统设计实验和建模实验的目标. 336
B.1.1 修改多旋翼动力系统实验的设计实验. 336
B.1.2 修改多旋翼建模实验的设计实验. 336
B.2 增加新实验 337
全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Research Fellow,已受邀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教授,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蓝天新秀、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支撑。
-
最近销售:已售出29 掌柜:风云定¥59 元
-
最近销售:已售出16 掌柜:风云定¥69 元
-
最近销售:已售出14 掌柜:风云定¥69 元
-
最近销售:已售出14 掌柜:风云定¥68 元